星尚网  >   资讯  >  正文

5G信号覆盖珠峰究竟什么情况?5G信号覆盖珠峰事件始末

北京移动:长安街沿线5G信号连续覆盖  长14公里

5G信号覆盖珠峰究竟什么情况?5G信号覆盖珠峰事件始末(图1)

中国移动北京公司(北京移动)近日宣布,已于上月底实现长安街沿线5G网络连续覆盖。“长安街沿线”在此定义为东起国贸桥、西至公主坟桥,全长约14公里的路段,横跨北京东城、朝阳、西城、海淀四大行政区,北京移动在这段路上共计规划建设了50余个5G双频基站,形成沿线5G信号连续覆盖。

据介绍,鉴于长安街的特殊地理位置,北京移动专门为沿线5G覆盖项目开发了“一系统、一流程、一培训”管理体系,即工程督导管理系统、基站报开流程和一线人员技术和业务培训。通过这套系统,各工程相关单位有机整合,保证信息流转畅通,问题得以快速解决;另外还可将长安街网络按照特定条件划分为若干场景,各现场信息通过系统直接上传,为现场施工人员督导,有效优化流程,提升工程管理水平,为北京移动能在短时间内完成长安街沿线5G网络覆盖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了解,北京移动为首都规划了若干“5G精品网络区域”作为首都5G网络重点建设对象,包括长安街及其延长线、金融街、CBD、北京市城市副中心等。此次长安街沿线率先实现5G网络覆盖,标志着“5G精品区域”完成了首个重要里程碑,后续其他5G精品区域网络也将逐一建成并投入使用。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赵新培

5G信号全覆盖 北京世园会新闻中心正式运行

千龙网北京4月27日讯(记者 李金鑫 陈健男)4月27日,北京世园会新闻中心正式运行。当日上午,千龙网记者来到设立在北京市延庆区延康路、北京世园会园区三号门对面综合数字中心的新闻中心探营。

5G信号全覆盖持续服务164天

北京世园会新闻中心建筑总面积约4703平方米,分为综合服务区、媒体公共工作区、媒体专用工作区、新闻发布区、MCR运行区、运行保障区、办公区、文化展示区、媒体餐饮和茶歇区、场外区域等十项功能区,运行高峰期为4月27日—5月4日开幕式、开园活动及五一期间,常态运行期为5月5日—10月7日,前后持续服务164天。

“您好,可以听到我说话吗?”“大家好,这里是延庆融媒体中心。”……在新闻中心一层的5G展示互动区,一通联通园内外的5G电话吸引了探营记者们的目光。

千龙网记者了解到,北京世园会新闻中心实现了5G信号全覆盖,在一层的5G展示互动区,记者们可通过5G+4K的VR技术,观看园区即时画面,充分体验5G大带宽、高速度、低延时的特点。此外,新华社、央视等媒体均依托5G技术,创新报道形式,4K高清的融媒体产品。

体现园艺主题 丰富的园艺互动休闲活动

一走进新闻中心,隐约可闻到花草的芳香。除了科技特色,新闻中心还充分体现北京世园会的园艺主题。在一层大厅设园艺展示区,分本草芬芳、芳香之旅、和平与爱、棉麻记忆、茗扬四海五个部分,将中国植物对世界的贡献进行情境化展现,向境内外记者传播我国悠久的园艺文化。此外,新闻中心设有3面植物墙,新闻中心为记者的宣传品、媒体包都以园艺、花卉为主要元素设计。

为缓解记者紧张的工作状态,新闻中心安排了丰富的园艺互动休闲活动,邀请资深插花大师,辅导记者们制作自然风的花束、多肉盆栽组合、植物香熏皂等园艺产品,亲身体验植物之美,活动的作品记者可以用来装饰工位或者直接带回家。新闻中心还开放了中庭花园区域,增加休闲设施,二至三层全天茶歇,供媒体放松心情,及时充电。

结合媒体住宿需求,综合考虑地理位置、酒店房间数量等具体现状,选定8家媒体酒店及2家媒体推荐酒店,保障好各中央、地方媒体及境外媒体的住宿需求。同时为保障媒体在会期通行便捷,在高峰运行期每日在城区与新闻中心、媒体酒店与新闻中心之间设媒体班车, 此外,在园区内设置媒体电瓶车路线,整个会期早9点至下午5点每小时发两班媒体电瓶车。由于注册记者人数众多,采用分阶段、分场所的方式保障注册媒体记者用餐。

185名志愿者整装待发 特色城市采访线路

新闻中心及媒体酒店共配备185名志愿者,目前已全部完成上岗培训工作,在新闻中心运行期间,全体工作人员及志愿者将热心、耐心、细心服务好境内外媒体记者。

此外,世园会162天会期期间精心设计了内容丰富、精彩纷呈的城市采访线路,使境内外媒体详尽领略北京世园会举办地延庆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见证延庆的地区发展和生态建设成果。其中,在4月27日至5月4日新闻中心运行高峰期期间,推出了北京世园会园区和举办地延庆联动的六大主题城市采访线路,让媒体在探访世园会园区的同时,与东道主延庆“亲密接触”。

城市采访线路围绕世园服务保障、志愿服务保障、生态文明建设、长城文化带建设、延庆历史文化、园艺产业发展6大方面,设计了“从永宁阁到永宁古城”“从妫汭湖到延庆妫河”“从园艺小镇到现代园艺产业集聚区”等主题采访线路,以园区内中国馆、永宁阁、妫汭湖、园艺小镇等热门点位为开端,联动园区外八达岭长城、永宁古城、妫河、现代园艺产业集聚区等延庆相关点位,充分展现世园会园区内的延庆元素,以彰显延庆作为世园会东道主的独特风韵。

北京世园会新闻中心网站已于4月24日正式开通上线,为境内外报名注册记者方便快捷、安全稳定、丰富全面的信息服务。

截至4月25日,北京世园会报名注册记者3789人,其中境外媒体(含港澳台)记者275人,境内媒体记者3514人。

4月27日,北京世园会新闻中心正式运行。图为工作人员现场介绍新闻中心5G网络,并与延庆区融媒体中心进行5G视频连线(图片:tuku.qianlong.com)。千龙网记者 陈健男摄

4月27日,北京世园会新闻中心正式运行。图为媒体记者在新闻中心内工作(图片:tuku.qianlong.com)。千龙网记者 陈健男摄

4月27日,北京世园会新闻中心正式运行。图为新闻中心咨询服务区域(图片:tuku.qianlong.com)。千龙网记者 陈健男摄

长沙智慧公交有多强?5G信号全覆盖 车辆处理路况只需5毫秒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2月14日讯(全媒体 王斌 实习生 李杭 通讯员 解婷)工作人员轻轻按下一键启动,便激活了智慧公交的自动驾驶模式——车辆会通过车身外部的雷达检测周围,确保路面上没有障碍物后,便慢慢驶入预先规划好的车道,开始自动行驶过程,自如地完成出入公交站台、转弯、通过红绿灯等动作……近日,长沙晚报全媒体实地走访了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长沙)测试区,揭秘全国首条智慧公交线路。

5G信号全覆盖,高效保障智慧公交封闭测试

跟随测试区工作人员刘思博一同乘车体验高速公路测试区。实地走访后发现,测试区在长达3.6公里的高速公路上设置了包括“高速收费站”在内的多个应用场景,路况与普通高速公路几乎一模一样。据介绍,智慧公交在开放道路试运行前必须经过严格的封闭测试,“考试”合格发放路测牌照后才能正式投入开放道路测试。

工作人员介绍,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长沙)测试区分为管理研发与调试区、越野测试区、高速公路测试区、乡村道路测试区、城市道路测试区5个主要功能分区,目前建设了228个常规性智能无人测试场景,模拟场景就全国而言是最多的,综合性能也是全国领先。“在封闭测试阶段,它可以为智能驾驶乘用车、商用车、无人机、智能机械、机器人、网联通信供应商系统测试服务。”

了解到,目前测试区最大的亮点是实现了园区5G信号的全覆盖。5G网络可以帮助汽车更快处理路况、实现车对车的低延迟通信,提高自动驾驶的可靠性。车辆可以在高带宽、低时延的情况下顺利开展各项测试。

全国首条开放道路智慧公交示范线上,每隔400米就设一处5G网联设备。

传感器全方位识别,智慧公交车智能感知障碍物

湖南湘江新区智慧公交示范线项目投放了4辆智慧公交车,全长7.8公里。智慧公交车从测试区出发,经望江路、学士路、莲坪大道、含浦大道抵达学信广场终点站,体验行车全过程约20分钟。公交线路由湖南湘江智能科技创新中心作为第三方管理机构,负责项目日常管理。那么,智慧公交在行驶过程中是如何识别障碍物的呢?

工作人员告诉,智慧公交车辆会通过传感器(如激光雷达、超声波雷达、毫米波雷达、视觉感应器等)识别前方障碍,同时在测试区及开放道路上5G信号的帮助下,智慧公交车能在5毫秒之内做出精确判断。“我们的智慧公交车可以达到在100米外稳定检测到障碍物、离障碍物3米处平稳停下的水平。”

了解到,在智慧公交车前部左右各有一个激光雷达。除此之外,还有两个77G毫米波雷达、十二个24G毫米波雷达遍布车辆四周。工作人员说:“无论哪个方位的障碍物靠近,智慧公交车都能全方位识别,而且毫米波雷达能分辨很小的目标,还能同时识别多个目标。”

智慧公交车正在行驶,与普通大巴车无异,但其实车身上装载有许多传感器。均为长沙晚报全媒体 小刘军

5G开放道路,每400米设一处网联设备

“我们的智慧公交车最高时速目前限定为30公里,因为这条线路是开放道路,车流人流还是比较复杂的。”工作人员唐卓介绍,这是全国首条开放道路智慧公交示范线,目前正在试运行。未来的智慧交通,不仅要有智能的车,还要有更多智能的路。发展到一定阶段,有智能网联设备的私家车也能在5G道路网上自如行驶。

工作人员告诉,在湖南湘江新区智慧公交示范线的道路上每400米就设一处5G网联设备,这些网联设备就相当于我们家里的网卡和Wi-Fi。网联设备能将收集到的车辆行驶信息,反馈到测试区的调试中心,同时把调试中心的指令信息发到车辆上。也就是说,这个智慧的路搭起了智能公交车与调试中心的桥梁,及时收集发布路况预警信息,为智能公交车的大脑决策依据。

今年建成仿真实验室,支持半实物仿真

在调试中心看到,智能网联数据管理云平台具备了初步的数据监控、存储和分析功能。2019年,测试区将会在此平台上完善智能网联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和效率等方面指标的综合分析评估能力。

“衡量一个测试区的水平高低,需要全方位来考虑。除了基础设施之外,测试服务保障能力、测试数据的分析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湖南湘江智能科技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李焱告诉,为逐步提升定制化的服务、测试数据的分析评价等方面的专业化能力,测试区将于今年新建一个仿真实验室。“这个仿真实验室不仅仅是支持计算机仿真,还可以支持智能网联汽车的核心零部件的半实物仿真。”

此外,测试区今年还将围绕一些具有商业化前景的项目进行重点建设,包括智能系统检测仿真实验室、100公里开放城市道路、100公里智慧高速和自动泊车等,打造从封闭式测试区到半开放式、开放式的应用示范区,争取覆盖从小区到城区等不同等级的道路环境。

“2019年,我们除了不断完善测试的一些场景外,还会着力围绕智能网联汽车以及相关技术的商用落地去开拓一些示范场景,寻求一些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联合车路协同的理念,我们会在上述场景中去寻求5G示范应用落地。”李焱说。

对话

:5年后,智能网联汽车会不会得到普及?

李焱:智能网联汽车在5年之后,能够在某些特定的场景环境下得到一些规模化的应用,如园区、港口、矿山等一些半封闭或者封闭的环境。但是从消费者的角度,想要实现智能网联汽车普及应用,我认为应该还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因为它面临的开放式环境要复杂得多,难度也很大,涉及一些安全问题等。

'); })();